中华文化促进会紫砂产业工作委员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产业过剩的紫砂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10-18 08: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7| 评论: 0

摘要: 孰能生巧,这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识,不管是手工艺品,还是书画艺术同样如此。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紫砂壶成型工艺更是如此。所谓年纪越大,技术越老道,工艺越精湛,多指紫砂传统工艺而言的,但我们今天 ...

孰能生巧,这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识,不管是手工艺品,还是书画艺术同样如此。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紫砂壶成型工艺更是如此。

所谓年纪越大,技术越老道,工艺越精湛,多指紫砂传统工艺而言的,但我们今天的紫砂从业者以及成型工艺与古代紫砂工艺已经有很大不同。现在的紫砂工艺师很少下苦工,不肯下笨功夫。普遍缺乏对紫砂本体语言的研究,追求捷径。只要评上一个高级职称,就敢把自己的紫砂壶价格叫上天,前几年对于那些狮子大开口的工艺师还可以蒙一下消费者,现在不行了。

一是人们对紫砂工艺的深入了解已不比从前了,现代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北京坐四个多小时就能到紫砂壶的产地宜兴,可以实地考察,加上各种网络紫砂壶成型视频的上传,人们对紫砂这门工艺从陌生到熟悉,从神秘到公开,让人们发现紫砂壶的成型技术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复杂而神往。

二是工艺师在从业者中已不是稀缺人员,每年成千上万人获得相应的技术职称,经过几年的累积和发展,从业人员已普遍获得了职称,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职称的人越来越普遍,省大师、省名人、国大师也如雨后春笋,在丁山,如果从业者没有评上相应职称的人反倒成了稀缺人员。

由于历史原因,紫砂成型工作者普遍学历低下,有正规学历的大师基本连高中学校都没进去过,有的连小学都未毕业,过去从事紫砂的人就是去学一门手艺,与木工、瓦工无异,所以,在丁山,上世纪八十年以前,宜兴紫砂工艺厂招收工人都十分困难,没有人会愿意去做紫砂成型工人,要么是成绩比较差读不进书的人,所以,当时大量的成型工人没有能力对传统紫砂艺术的研究,仅仅跟师傅练一下基本功,能捏出一把完整的紫砂壶就领任务赚工资了。许多人紫砂艺术本体语言不扎实,只能模仿、复制。这也导致了那个时候的紫砂壶没有艺术生命,仅仅作为泡茶的实用器皿。

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台湾开始出现紫砂壶的收藏热,广大的紫砂成型工作者才渐渐意识到这小小的紫砂壶还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存在,于是开始了厂聘工艺师的序幕,工厂成立职改办,聘请老艺人及厂领导担任评委,那时候的审评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完全是面对面的评审,你为什么做的好,他为什么做的不好,大家放在台面上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而不象现在以考试成绩来评分。赢要赢的理直气壮,输也要输的心服口服。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紫砂壶做的越来越精致精细,其价格提的很快,但具有艺术创意水准的紫砂壶却不多见,市场上大量的同质化的紫砂壶,出现了印章不一,但价格来去却相差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奇怪现象,几十年来,美院扩招后的那些大学生从事紫砂成型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但生不逢时,他们能不能给紫砂行业带来新的创作理念还有待于观察,但不可否认,紫砂市场急剧膨胀以后的今天,由于是凭经验积累的紫砂技术在那些大学生的参与下能不能有所突破,面对当前紫砂产业过剩的当口,他们有很多一部分人一定会选择离开,是幸是悲真的不好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文化促进会紫砂产业工作委员会 ( 苏ICP备1201278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12:08 , Processed in 0.0684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